救救北極熊

救救北極熊
救救北極熊

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

地球在發燒-全球暖化問題(二)對策篇

地球愈來愈熱,聯合國最新的報告指出,原因「很可能」是人類活動所造成
。過度使用化石燃料、燃媒發電廠,森林及農地的大幅流失,讓溫室氣體猶
如一床厚毛毯蓋住地表,無法散熱。事實上,過去50年,全球平均氣溫正以
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持續上升!
為了治療這顆發燒的地球,1997年,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於日本
共同制定「京都議定書」(Kyoto Protocol),規範工業國家對溫室氣體的減
量責任。議定書已經在兩年前正式生效,全球一共有156個國家通過這項條
約,占全球排放量的6成左右;但是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的大宗「美國」和主
要產煤國「澳大利亞」,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簽字。綠黨黨員、世新大學行政
管理系助理教授林子倫說:『美國的布希政府主要他跟石油這些財團的連結
,所以他不太願意取積極行動,所以他們一直採用所謂自願性的減量;那澳
洲基本上是因為他本身產很多煤,所以這個地方大概很難抑制他煤的使用量
。』
這兩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3分之1,他們的缺席讓「京都議定書」這
帖治療暖化的藥方,逐漸失靈。他們的理由雖然乍聽之下很自私,但仔細想
想,其中也有幾分道理。因此在「後京都」時代,如何讓開發中國家加入全
球反暖化的行列,將成為重要議題。林子倫說:『2012年京都議定書管制期
限之後,怎麼樣把這些很重要的開發中國家納入,其實是關鍵。特別是根據
目前的數據,大概是2010年,中國大陸就會變成全世界最高的(溫室氣體)
排放國家,所以不管制也說不過去。』

◎ 因應暖化 台灣需調整產業結構
美國、澳洲遲遲不願簽署京都議定書,要達成溫室氣體減量,的確是一項十
分艱鉅的任務;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的台灣,雖然面積不大、人口不多,但同
樣無法置身事外,擺脫不了經濟發展與環保的政策矛盾。
前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、現任民進黨立法委員王塗發指出,目前世界各國因
應溫室氣體減量的對策,可以概分為兩項;一是節約能源,提升能源利用效
率,但更重要的應該是「產業結構的調整」。
王塗發指出,根據工業局統計,目前台灣服務業與製造業所佔GDP的比例約
7比3,但是製造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,卻佔總排放量的一半以上;其中又
以水泥、石化、鋼鐵、造紙等高耗能產業的比例最高,政府有必要深入檢討
。他說:『20多年來,這幾個所謂高耗能產業或者能源密集產業,他們所消
耗的能源佔全台灣最終能源消耗量的3成以上,像2005年大概佔了3分之1,
但是這幾個產業所創造的GDP(國內生產毛額)大概20幾年來都低於5%,這
就是我們產業結構的問題。』
王塗發表示,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排名第22,平均每人每年製造12
公噸,僅次於美國、澳洲,排名第3,比OECD(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)先進
工業國家的平均值還高!雖然台灣並非聯合國成員,也不是議定書的締約國
,但如果不及早因應,未來恐怕難逃國際經濟制裁;而且愈晚因應,所需付
出的代價也愈大。
因此他特別提醒,政府在調整產業結構時,必須將所謂的「綠色國民所得帳
」列入考慮:『就這些大投資來講,其實要去考慮的就是它的附加價值是不
是高?我們過去常常在講產業要升級、要往高附加價值、高知識密集,或者
低耗能的產業發展,這樣才有辦法。現在世界各國真正覺醒的,他追求的不
只是GDP,現在提出的概念是綠色GNP;就是要把對環境生態不利的衝擊或損
失扣掉,那樣才是一個健康的成長。』

◎ 他山之石 因應暖化時猶未晚
抑制暖化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,目前以歐盟國家起步最早、執行得也最徹底
;林子倫說,從英國近年所發表的能源白皮書,瑞典徵收塞車稅,都不難發
現「低碳經濟」的潮流,已經逐步成形。他說:『英國在2003年,大概3、4
年前,發表了一份能源政策白皮書,他們的目標就是要邁向一個 Low
Carbon Economy(低碳經濟),宣示在未來50年內他們要把溫室氣體的量,
降低到現在的60%以下,這是非常有企圖心的宣示。他們其實要轉換他們的
整個能源結構,就是不要再依賴化石燃料,他們在這些地方做了很多投資,
選了一些示範社區,做這些零排放,所以英國非常積極。瑞典他們也宣示要
在2010年要降低對石油的依賴,像他們在運輸上就希望採取塞車稅,在都市
裡面要開進城中一塊地方就要收塞車稅,這些英國已經開始做了。』
聯合國在最近的氣候報告中指出,如果暖化現象再不改善,到本世紀末,海
平面可能會上升18到58公分;面對大自然的反噬,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
許晃雄指出,國土面積有60%都低於海平面的荷蘭,早就開始未雨綢繆:『
荷蘭以前是與海爭地,他們現把一些堤防打掉,把陸地還給大海,把很多鬱
金香田還有工廠,移到比較高的地方,政府用錢把土地買下來,他們人民也
可以接受。甚至他們想像未來21世紀一定會生活在水上世界,一個水上都市
、水上人家所需要的技術他們在發展。想想看,他們現在花這精力或花這個
金錢進去,50年後搞不好他們靠這個來賺錢。』
近年來積極投入全球反暖化運動的前美國副總統高爾,去年將巡迴演講的過
程拍成一部電影「不願面對的真相」(An Inconvenient Truth),影片中
南北極與格陵蘭的冰山,正以驚人的速度消融;各種令人不安的畫面,其實
正活生生地在世界每個角落上演。
要繼續漠視地球暖化的警訊,還是積極因應、展開氣體減量?如今人類正站
在十字路口,必須當機立斷、採取行動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